工作时间
400-6164-360
editoressay@163.com
8:00-22:00
专科
本科
硕士
博士
自定义表单提示
对接导师
常用经验分享
  • 论文预答辩或外审没有过,该如何应对?

    论文预答辩或外审没有过,该如何应对?

    论文写作完成,你大舒了一口气,然后发现面临了更大的挑战:预答辩和外审。通常而言,在答辩之前,学位论文都先要进行预答辩,然后进行查重和送外审(也称为盲审)。外审结果回来,如果你通过了,那心里真的可以安稳了,因为到答辩环节,风险就小多了。如果不出大的问题,那么应该可以顺利毕业。但由于外审环节较为严格,而且也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招生指标,而预答辩环节又决定了你的论文能否送外审,因此各个学校在预答辩环节一般也会严格把关。那如果你的预答辩或外审没过,该怎么办呢?本期我们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一.外审评审规则对于一些不熟悉这两个流程的同学而言,首先我们把这个流程再给大家唠叨一些。到了毕业季,一般学校在进行正式答辩前所做的两件事情,就是预答辩和送外审。你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预答辩是校内老师的把关,外审则是校外专家的把关。在预答辩时,老师会给你提很多论文修改的意见,在你修改之后,则可以送外审。一般的外审是学校通过送审平台或其他官方途径送给其他学校进行匿名评审。目前本科论文是抽审,也有些学校不送外审;硕士论文有些学校全部送外审,有些是抽审,一般送2个外审专家;博士论文要求最为严格,一般全部会送外审,通常为3-5个评审专家。对论文的总体评价通常有4个等级:优秀、良好、一般、较差。是否同意申请论文答辩的意见,也分为4档:①同意答辩;②需对论文进行适当修改(文字表述、撰写规范等方面存在问题);③需对学位论文进行重大修改(研究方法、数据论证、理论深度等方面存在问题);④不同意答辩。当然,这个级别会因各个学校有细微差异)如果你的论文在第1-2档,那么恭喜你,虽然可能你还要对论文进行适当的修改,但是毕业就胜利在望了!但如果出现第3档的较大修改,或者第4档的不同意答辩,那可能就有点麻烦。下面我们就和大家具体说一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二.如何应对预答辩或外审不过1.如果你的预答辩没有过预答辩没有过,意味着你的论文暂时达不到毕业的要求。学校老师没有让你过,是因为他们觉得你送外审也不会通过的。那这种情况下,大概率相信老师的判断,因为他们看过很多学位论文,对于哪些论文能通过外审,心里是有数的。有些学校会很快组织下一次的预答辩,而有些学校则会等到下一个学期再组织预答辩了,这些程序上的事情你无法决定。但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地改论文呀!(1) 不要过分担心或紧张,第一次预答辩没过,还有下一次机会的。平复心情后,认真研究论文,结合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总结失败的原因。有一点提醒大家,可能预答辩的时候某些同学过于紧张,没有完全记录下老师提的问题,这时可以自己或让同学帮忙录音,以便修改的时候忘记了老师的建议。(2) 尽快与导师沟通,多听导师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当自己的理解与导师不一致时,尽量心平气和地和导师沟通交流,按照导师的意见修改。(3)修改后把论文发给导师看,让导师提意见,再进行下一轮的修改。论文都是一遍遍改出来的,这个过程要有耐心。2.如果你的外审没有过外审没有过的情况,宽泛意义上包括第3档的较大修改,或者第4档的不同意答辩。如果是第3档,通常你会有一次在很短的时间内修改再次送审的机会;如果是第4档,可能会有申诉的机会。当然,每个学校不同,你要搞清楚自己学校的规则是什么。通常外审没有,学校会有两种处理方式。(1)直接延毕。部分学校比较严格,如果不通过就会直接延期毕业,一般是3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大家要搞清楚究竟要延毕多久,在此期限内把论文修改完毕。    (2)有申诉或再送审的机会。这种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申诉的途径后,学校再次送审。也就是再找1-2名审稿人,对你的论文进行评价。另一种形式,是修改后再次送审,有可能还是送给这名给你不过的审稿人。这时候能否通过,就取决于你修改的程度,以及审稿人对你的评定了。 图1 应对办法流程图三.论文预答辩和外审经常遇到的问题从流程上看,我们已经给大家总结了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但从这里你也能看出来,无论怎样,核心都是要好好地修改论文。那么,预答辩和外审中,老师最看重什么呢?或者说,他们通常都会提什么问题呢?最后一部分,我们就将预答辩和外审中专家经常提的问题给大家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1.论文的逻辑和结构从流程上看,我们已经给大家总结了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但从这里你也能看出来,无论怎样,核心都是要好好地修改论文。那么,预答辩和外审中,老师最看重什么呢?或者说,他们通常都会提什么问题呢?最后一部分,我们就将预答辩和外审中专家经常提的问题给大家总结一下,供大家参考。1.论文的逻辑和结构专家通常会首先看你的题目、摘要和目录,这些也是他了解你论文重要的窗口。因此,他会根据这些内容,推敲你论文的逻辑和结构,然后再去正文看看你的写作是否和他想象的一样,你有没有把论文的逻辑讲清楚。这是你论文的核心,所以对于逻辑不清楚的论文,一定要认真理清楚并进行修改。2.技术方法论文中通常会有一些模型,要确保模型使用正确,研究方法经得起推敲。如果专家提出某些模型设置有问题,那这会直接导致论文的可信性受到质疑,也要进行调整。3.基本的工作量论文能体现出基本的工作量,比如基本的字数要保证,参考文献的搜集和整理要规范,理论及实证模型等要有一定的分析。4.格式及参考文献尽量引用核心参考文献,少引用水刊上的论文。参考文献要保证有一定数量的英文文献和近5年的参考文献。同时,尽量引用高水平期刊论文及部分高质量的著作,学位论文的引用数量要尽量控制。
  • 文献综述的阅读与梳理

    文献综述的阅读与梳理

    “文献综述”是对已有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梳理,但绝大数同学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对于如何阅读文献和如何做文献综述等问题都摸不到头绪,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文献综述是论文研究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论文想法和创新点的主要来源,更是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献综述不仅要对研究领域内已有学术研究的归纳和罗列,还要加入自己的评论。接下来就具体谈谈怎样梳理文献,文献综述应该如何写?来解决大家对于文献综述的困惑。一.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可以理解为在尽可能全面检索、通读大量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细致地归纳整理、总结凝练,对自己将要研究方向或问题梳理一定时期内(文献通常要求近5年,经典文献和引用量比较高的文献可不受时间限制)科研人员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或研究方法,发现这些文献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准确的将作者观点进行叙述和讨论。文献综述不是简单地列出所阅读文献的观点,而是通过整理相关文献,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好的文献综述通常具有的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详实准确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理有据的评价从而发现其中的不足,为自己研究的课题或问题提供强力支撑。二.文献综述的特点(一)综合性首先文献应以所要研究问题的发展进程为纵轴,主要梳理该问题的研究进展时间线;还要从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自上而下、由左及右地掌握已有文献的发展脉络,再经过细致的归纳整理、吸收借鉴,提炼文献中更全面、更明确、更深层次和更有逻辑的观点,从而掌握问题发展的和预测发展趋势。(二)评述性要对文献进行特别专业地、客观地、科学地、系统地分析,对搜集的文献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发掘出其中独到的见解,并找出文献中存在的不足或可以改进的地方。通常来说,文献综述中一定要包含作者的观点,否则文献综述就成为了报告。(三)先进性文献综述不是简单罗列某一问题的研究历史,而是要着重搜集该问题最新的研究资料,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向读者展现出来。三.文献的梳理方法    面对成千上万的文献,选择科学的阅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毫不夸张的说文献阅读是一件耗时耗力的“苦力活”,文献阅读一遍只能有一个大概印象,这种方式只适合文献初选阶段,对于那些可能对自己研究帮助较大的文献则不适合,因为经过一段时间或随着文献阅读数量的增加,对于之前的印象也会逐渐淡忘,无论文献的核心观点还是作者创作的思路,看完了并没有太多的收获。因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大体可以分为泛读、精读和选择性阅读。泛读、精读、选择性阅读,都是文献阅读必备技能,时间安排上,有先后之分。不管怎么读,都需要搞清楚主次。(一)泛读泛读是文献阅读的基础。当我们拿到选题或确定研究方向后,首要任务是查找大量相关文献来进行泛读。快速了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泛读的工作者重点是要掌握这个选题或研究方向所在的领域都有哪些人在做,已经做了些什么工作、用的什么方法、得出什么结论。泛读仅需要读读题目、摘要、结论。通常情况,英文的摘要篇幅较长,里面的内容较多,结论基本包含在摘要里了;而中文文献摘要相对来说篇幅较短,比较早的文献,摘要就几行话,需要去读一下结论。泛读读的快,忘得也快,通常只对文献有个大概的印象,读完通常也就放置一边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能忘记了文献的主要内容,就需要重新回来翻阅之前泛读的文献,需要自己建立一个文献阅读列表,列数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设计,不用过于细致,列数过大导致工作量比较大,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尽量保证将主要内容放在列表中即可,这个列表,在做文献泛读的时候,顺手做把它做出来,以后写开题报告、要发表的小论文和毕业论文都能派上用场。表格形式可参考下面形式:                           图1 表格形式参考(二)精读精读就是把文献彻底吃透,这些文献里内容是对自身的研究有重要帮助或指导作用。要用辩证的方法去阅读文献,文献阅读的跟我们上课一样也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准备一个本子和文件夹,把好的文献打印出来,在重要的观点上用笔进行批注。还有一些特别好的句子或观点可以与其他文献串联起来的,读完之后抄录到本子上,务必写上文献标题和作者,便于之后查找文献。这个过程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梳理和强化记忆文献的重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他人的研究写出来,那就是把文献真正读进去了,关键在于理解,没有这一步骤,把文献读来读去,浪费好多时间,其实都是徒劳。泛读是精读的基础,起码至少要泛读30篇左右的文献,选出有价值的文献进行精读,没有泛读的基础,无法对大背景、研究现状进行了解,也选不出精读的素材,分不清文献的好坏,把手里随便拿到的文献当成宝,得到的结果却是漏洞百出。(三)选择性阅读选择性就是根据自身需要,需要论文中的哪一部分来研究问题,就去仔细阅读这一部分。可能是某个理论、某个方法、某个数据获取方式,亦或是作图的软件、机理分析方式等等。只要有需要,就应该去阅读。简而言之,就是学以致用,以结果为导向。选择性阅读最忌讳的是现在用不上,也去学。很多同学在这里陷入误区,认为技术、方法、理论非常好,我就要立马去学,然后花了很多时间去学,学会了以后完全没有用处,过一阵就遗忘了,等再需要用时还要重新学习。不是所有好材料都应该立马学习,我们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四.文献综述的写法(一)纵式写法纵式写法不要简单地按时间顺序列举文献,把它写成了“编年体”。纵式写法要突出一个“要”字。有些问题研究时间久,时间跨度大,研究成果丰富,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文献进行详细介绍,放弃一般性、重复性的文献。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历史发展: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此类问题的提出及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描述每个阶段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比较国内外不同学者或科研机构的观点。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做文献综述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见解,提出展望性意见。(二)横式写法横是国际国内比较,针对某一问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逻辑、观点、方法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不仅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和国内异同。横式写法常用于成就性综述,主要用来描述某个问题、某个理论、某个方法的新突破,国际和国内研究学者一同研究,纷纷投入这方面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如关于新冠疫情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及时进行整理,可以给自己的论文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的作用。(三)纵横交叉式写法在文献梳理过程中,几乎会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两种写法。写历史研究脉络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研究现状采用横式写法。通过一纵一横的描述,才能大范围地获取文献资料,有助于系统地了解某一问题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为自身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或创新基础。采用纵横交叉式写法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全面广泛地查找文献资料,真实客观地反映作者观点;其次要注重文献的连贯性,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最后要注重参考文献数量与质量的辨证统一。
  • 管理学论文工作量该如何衡量?

    管理学论文工作量该如何衡量?

    管理学硕士论文的工作量一般是以字数为衡量标准的,一般正文部分保持在3.5万字左右,具体可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调整。后面的一句话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学校在此基础上上浮了一些。也就是说,正文不加字符3.5万字是基础标准,加上字符,封面,摘要,目录等达到4万字以上。论文中能体现文章工作量的章节很重要。由于硕士论文作为一个大论文,总有一些铺垫的内容,包括文献综述、目的意义、理论基础、背景介绍等,但是这些铺垫很难体现你自己的工作,只是对前人的工作进行总结、资料汇总、理论介绍,这些部分也许也很冗长,但是不能体现出你的工作量。所以这些只是铺垫,真正能体现你的工作量的是你自己的逻辑框架设计、调查设计与分析、模型推导与假设、数据分析与应用。这些都是你论文中核心的部分,硕士论文中至少要有2-3章这样的内容,否则论文的工作量不能达到要求。再进一步说,在制定论文框架时,需要合理分配篇幅,将主要内容放在论文具体研究内容上,该部分作为论文的重点部分体现研究成果和见解。论文摘要的字数一般在800字左右。除非有特殊需要,可以写详细写作,字数可扩充到2000字左右,摘要中不应用到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等。论文的关键词3-5个,是用来说明全文的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力求精炼、准确。论文致谢一般在200-300字,是论文作者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对论文做出贡献的老师、同学、家长、朋友的一种尊重,当然,也可以很长,把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感想感受都写出来。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应尽可能的标注在论文中。注意参考文献尽量选用近5年的权威期刊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著作,且有一定量的英文期刊文献。从时间上,正常3年制或2.5年制硕士,一般学校要求一年半到一年前开题,然后提交论文。也就是学校给硕士学位论文的时间至少是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去完成论文,要让人感觉你的论文和研究要有花到足够的时间的研究价值和成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有些文章感觉花的时间也挺长,但是文字上和研究上缺少新意也是不行的。做这样的工作,要读很多论文,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做一些分析,但是总体来说,太简单了不行。一旦你存了一个想省事的心,就一定做不好。科学研究是一个你用尽全力都未必能做好的事情,想省事和拖延只会让自己更费事。
  • 管理学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管理学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随着政府重数据的实践和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定量化的研究在管理学的研究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早期的定量研究主要是推崇经验科学的研究方法,把观测、实验、对比、抽样、案例、访谈、调查等方法作为重要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和各种专门的软件研发及应用,使得定量研究变得容易操作。但是,在管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入门的研究方法指导,也是定量研究的起始点。随着研究的深入,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在方法上,借助计算机技术,运用多种学科综合运用共同处理问题。第一种是社会调查法,通常使用调研和访谈结合的方法,或结合使用典型案例研究的方法,以使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和充分。结合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多变量统计描述可以进行因素的相关分析。第二种是预测方法。常用的预测方法中,定性预测方法是德尔菲法,定量的预测方法有时间序列预测法、线性回归预测法、季节性和趋势预测模型。第三种是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结合使用财务管理的一些指标,分析输入和输出的产品的数量关系。最早的普遍使用与企业管理的投入产出分析中,近年来随着政府绩效的引入,投入和产出也用于政府绩效的研究,通常使用的方法有数据包络分析法。第四种方法是管理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主要为政府决策服务。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的方法。当然层次分析法本身也可以用于评价。第五种方法最优化方法(也称运筹学方法)。主要运用运用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决策树等解决典型的运输问题、资源分配问题等,研究管理学中优化途径与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第六种方法是管理系统模拟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构建模型,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主要有蒙特卡洛模拟、排队模型、系统动力学模拟等。以下介绍几种管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可以借助计算机实现的定量分析工具:1.层次分析法。这是一种综合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适宜与解决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公共决策问题。有专门的AHP软件帮助实现。2.模糊综合评价法。用来对管理中的人、事、物等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比如评价一个大型公共项目一般从经济、社会、科技、生态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些只能用模糊语言来描述。通过模糊数学提供的方法进行运算,得出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3.数据包络分析法。这是运筹学、管理科学与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是根据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这是用于行业的效率评价的经典方法,可以借助专门的DEA软件可以实现。4.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这三类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能够解决评价时的指标选择问题或事物分类问题。可以借助SPSS,Eviews等软件实现。
  • 盘点论文选题时容易走入的坑

    盘点论文选题时容易走入的坑

       当你拿到一个论文写作任务,选题总是让人头疼。俗话说,“选好题目,论文就成功了一半”。有些论文写到后期,才发现选题中犯了一些错误,此时想补救,有时候也很难了。选题的错误就是方向性错误,此时的补救方式,恐怕也只有重写了。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们此期就来谈谈如何规避选题中的那些坑。一、选题过大过全选题太大,内容就会比较空泛,也很难做到创新,这种选题会让人觉得无法驾驭,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知名学者会发表类似的文章或者出版著作。但是他们在某一领域有非常深厚的学术积淀,可以在方向性的内容方面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著作就更加有优势了,可以用非常长的篇幅,在更广泛的视野下阐述自己的思想。但对于学生党而言,我们则不推荐此类选题。下面我们举例说明此类选题的特点及缺陷。选题过大过全的一个表现是,研究的问题非常开放。研究的问题如果过于开放,会导致选题的精确度不够,你不清楚研究问题是什么,有哪些变量,也就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在你找参考文献时,发现你需要寻找的资料和领域非常多,那很可能是你的选题太大了。比如,如果你的研究题目是“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发展模式与路径”,这种选题就不太适合学术论文,尤其对于学生,实在是很难把握。另一个表现是,研究对象太广,导致或是变量较多。比如,如果你的选题是“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那么要研究的影响因素就有很多,包括金融支持、企业股权结构、政府政策、文化因素、法律制度等。这样的研究会导致内容过于分散,不够聚焦,结果就是每个因素的研究深度都不够。二、不适合自己的选题选一个适合自己的选题也很重要,不适合自己的选题意味着,要么这不是你的研究兴趣所在,要么与你的研究方向和已有积累不符,或者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这些都会给你的论文写作带来较大的挑战。第一,如果是学位论文,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比如,如果你的专业是金融学,那么你可以将选题集中于货币银行、公司金融、证券市场等方向,而不要做一个与金融无关的选题。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行,但与专业结合,还是能降低选题风险,更少地引起开题、答辩及外审专家的异议。第二,结合自己的能力。以经济学研究为例,如果你的选题方向是区域经济学,计划做一些和城市发展有关的内容,可能就要用到地理方面的知识,例如需要你熟悉ArcGIs软件,可以绘制一些地理图。如果你研究劳动经济学,做有关生育政策及教育问题,那就可能用到微观计量的知识,这需要你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所以,明白自己的知识积累所在,可以避开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难点。第三,结合自己的兴趣。兴趣会激发我们的写作的内在动力,如果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选题,那么你的灵感会少很多,写作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拖延的现象。其实在一个研究方向下,会有很多的选题可选。比如,如果你的方向是金融学,那么可以做与股票、期货相关的研究。但如果你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连股票的一些基本知识不清楚,那就很难开展。第四,要结合自己的学术积累。如果你是写作发表论文,可以沿着自己的研究方向,这样在研究上具有连续性,更容易把握。贸然进入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三、片面追求创新的学术空白如果你找到一个选题,恰巧是学术空白,搜文献的时候都鲜有文献,那么通常会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真的找到了好的选题,二是这个选题因为某种原因,不适合学术研究。我们逐个来说。第一,可能你发现了非常好的选题。这种选题从潜力上说,应该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如果深入研究,有发表在高级别期刊上的潜能。但如果你是做学位论文或是在研究领域的积累不深,那么通常这类的选题较难把握,尤其是对于刚入门的学生。因为这些选题没有文献基础,而对于学生而言,其学术积累尚浅,大量的思路和方法都要从文献中汲取。第二,此类选题不适合学术研究。你可以仔细想一下,世界上这么多学者,为什么就没有人研究呢,这背后或许有其道理。比如,这个逻辑有可能不顺,里面有些道理讲不通。就像伪回归一样,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长高了,小树苗也长高了。但是里面是没有经济学逻辑的,这也就是不会有论文研究孩子身高对小树成长的影响的原因。你或许在搜索文献的时候发现某两个经济学变量之间是没有人研究的,感到非常兴奋。但是建议你在开始这类选题之前,要仔细思考。没有人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是,某些问题较难通过严谨的设计进行。以经济学研究为例,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要建立理论模型或进行实证检验,比如采用外生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效应。但有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较难检验,在研究设计上有较大的缺陷,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学者没有研究的原因。选题要追求创新,这毋庸置疑。但对于大部分的学生和研究者而言,这种创新是边际创新。也就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再往前推进一步,而不是特别大的一步,不要为了创新而去选择很少有人研究甚至是空白的选题。当然,选题是个技术活,希望大家能在慢慢读文献的过程中有所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避免走入这些选题的“坑”。
  • 半结构性访谈法和结构访谈的区别是什么?

    半结构性访谈和结构访谈都是访谈法中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访谈内容的结构程度不同:半结构性访谈的提纲具有一定的弹性,允许研究者根据被访者的回答灵活调整问题,以深入挖掘被访者的观点和经验。而结构访谈的提纲则更加严格,问题顺序、表述方式等都预先设计好,严格按照提纲进行访谈。2. 对回答的依赖程度不同:半结构性访谈更注重被访者的回答,研究者通过分析被访者的回答来深入了解其观点、态度和行为。而结构访谈则更依赖于研究者的预设框架和问题,被访者的回答相对较为受限。3. 研究者对过程的控制程度不同:半结构性访谈的研究者相对较为灵活,可以在访谈过程中根据需要调整访谈方向和重点。而结构访谈的研究者则更加注重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访谈,尽可能保证所有被访者回答的一致性。4. 适用范围不同:半结构性访谈适用于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那些难以用预设问题完全涵盖的问题。而结构访谈适用于研究比较简单的问题,或者需要大量样本数据的问题。5. 数据分析难度不同:半结构性访谈的数据分析较为复杂,因为每个被访者的回答可能存在差异,需要研究者进行深入的归纳和分析。而结构访谈的数据分析则相对较为简单,因为每个被访者的回答都严格遵循预设的问题和答案选项,可以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 总之,半结构性访谈法和结构访谈的区别主要在于访谈内容的结构程度、对回答的依赖程度、研究者对过程的控制程度、适用范围以及数据分析难度等方面。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和研究者的能力来决定。
  • 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访谈法是一种以口头交流为手段,以获取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在论文研究中,访谈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主题的研究。以下是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开始访谈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这有助于确定访谈的内容、对象和方式,以及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释。 二、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对象可以是个人、群体或组织,但需要确保其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选择的对象应该能够提供与研究目的相关的信息,并有助于深入了解研究问题。 三、制定访谈计划和提纲 在确定访谈对象后,需要制定详细的访谈计划和提纲。这包括确定访谈时间、地点、方式、参与人员等,并根据研究问题设计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应该围绕研究目的和问题展开,并能够引导被访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四、进行访谈前的准备 在访谈前,需要对参与人员和被访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参与人员需要了解访谈的目的、内容、流程和注意事项,被访者需要了解访谈的目的、内容、隐私保护等信息。同时,还需要确保访谈环境的安静、舒适和保密性。 五、开展访谈并记录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可以开展访谈并记录被访者的回答。可以采用录音、录像或笔记等方式进行记录,同时需要注意保护被访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在访谈过程中,参与人员需要保持中立和尊重,避免引导或干扰被访者的回答。 六、整理和分析访谈数据 在访谈结束后,需要对记录的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这包括对回答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提取关键信息和主题,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七、撰写研究报告和结论 最后,根据整理和分析的访谈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和结论。报告应该清晰地呈现研究目的、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同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结论应该基于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应用。 总之,访谈法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制定访谈计划和提纲、进行访谈前的准备、开展访谈并记录、整理和分析访谈数据以及撰写研究报告和结论。在实施访谈法时,需要注意保护被访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同时要保持中立和尊重,以确保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
  • 访谈法适合哪些主题的论文研究?

    访谈法是一种以口头交流为手段,以获取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为目的的研究方法。在论文研究中,访谈法适用于以下主题: 1. 人物传记研究:访谈法可以用于研究人物传记,通过对人物进行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思想、情感等方面,为人物传记的撰写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入的洞察。2.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访谈法来获取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例如,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可以通过访谈法了解社会现象、人类行为、政策实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3. 文化研究:文化研究需要对不同文化、社区、群体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访谈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为文化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入的洞察。4. 工商管理研究:工商管理研究中需要对市场、消费者、竞争对手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访谈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对市场人士、消费者、竞争对手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行为、策略等方面,为工商管理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深入的洞察。5. 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育效果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访谈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学习体验、教育效果等方面,为教育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深入的洞察。 总之,访谈法适用于需要获取研究对象第一手资料的主题研究。通过访谈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和内心想法,为论文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深入的洞察。
  • 专家评价法(德尔菲法)优缺点

    专家评价法(德尔菲法)是一种常见的定性研究方法,其优点和缺点如下: 优点: 1. 减少主观偏见:专家评价法采用匿名方式进行,专家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可以减少主观偏见,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2. 集思广益:专家评价法可以聚集多个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全面、更准确。3. 实现交流和反馈:专家评价法中,专家之间可以通过多次反馈和交流,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4. 适用于复杂问题:专家评价法适用于复杂问题的评价,因为这些问题往往难以用定量方法进行衡量,而专家评价法则可以通过专家的经验和判断来进行评价。 缺点: 1. 过程较为复杂:专家评价法需要经过多个轮次的反馈和交流,过程较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2. 依赖于专家质量:专家评价法的结果依赖于专家的质量和判断力,如果专家的意见存在较大分歧,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3. 主观性强:专家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往往受到专家的个人偏好和经验影响,主观性强,难以完全客观化。4. 对组织者要求高:专家评价法的组织者需要具备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否则可能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专家评价法(德尔菲法)具有减少主观偏见、集思广益、实现交流和反馈、适用于复杂问题等优点,但也存在过程较为复杂、依赖于专家质量、主观性强、对组织者要求高等缺点。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 论文中如何运用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在论文中也被广泛使用。通过比较分析法,我们可以对两个或多个研究对象进行比较,以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下面将介绍如何在论文中运用比较分析法。 一、确定研究对象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比较分析的对象。可以是比较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的不同对象,也可以是比较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内的同一对象。在确定研究对象时,需要考虑研究目的和研究领域,确保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和代表性。 二、收集数据和信息 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可以通过文献综述、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来获取数据和信息。在收集数据和信息时,需要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要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 三、制定比较分析指标 在收集到数据和信息之后,我们需要制定比较分析的指标。指标可以是定量的,如数值型数据、比例等;也可以是定性的,如描述性数据、分类等。在制定指标时,需要考虑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确保指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进行比较分析 在制定好比较分析指标之后,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可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模型分析等;也可以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内容分析等。在比较分析时,需要注意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同时也要关注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关系。 五、得出结论和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和建议。结论可以是描述性结论,如研究对象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也可以是推断性结论,如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和规律性。建议可以是针对研究对象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也可以是针对研究领域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在得出结论和建议时,需要注意结论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要关注建议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 总之,比较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论文中被广泛使用。通过比较分析法,我们可以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为研究领域的实践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 企业多元化战略主题的论文需要用到什么数据?

    在撰写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主题的论文时,你需要使用一系列数据来支持你的研究。以下是一些可能用到的数据类型: 1. 公司财务数据:多元化企业通常涉及多个行业和业务领域。因此,你可以使用公司的财务数据,如收入、利润、成本、资产和负债等,来评估公司的多元化程度以及多元化战略对整个企业财务表现的影响。2. 行业数据: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于分析多元化战略的优劣势非常重要。你可以通过收集行业报告、市场研究数据、行业协会数据等来获取相关信息。3. 战略数据:除了财务数据和行业数据外,你还需要收集与公司多元化战略相关的数据。这可以包括新业务领域的开发、兼并收购活动、战略合作等。这些数据将有助于你深入了解公司的多元化战略以及实施效果。4. 组织结构和管理数据:企业的多元化战略需要与组织结构和管理相匹配。因此,你可以研究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层团队背景和经验以及领导风格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将有助于你评估公司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质量是否能够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5. 风险数据:多元化战略可能导致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运营风险等。因此,你需要收集相关的风险数据,以评估多元化战略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以及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6. 客户和市场数据:了解客户和市场对多元化战略的成功至关重要。你可以通过收集客户数据和市场研究报告等来了解客户需求、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情况等信息。7. 宏观经济数据:宏观经济因素如GDP增长率、利率、汇率等对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产生影响。因此,收集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多元化战略的背景。 总之,在撰写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主题的论文时,你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数据来支持你的研究。这些数据包括公司财务数据、行业数据、战略数据、组织结构和管理数据、风险数据、客户和市场数据以及宏观经济数据等。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你将能够更全面地探讨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各个方面,从而为你的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持。
  • 论文中自创变量如何验证指标的可靠性?

    在论文中,如果你使用了自创变量,你需要验证这些变量的可靠性,以确保它们的测量或计算结果是可靠的。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验证自创变量的可靠性: 1. 内部一致性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是指测量或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你可以通过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如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评估自创变量的可靠性。如果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较高,表明自创变量的测量或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2. 重测信度:重测信度是指在不同时间点上对同一组对象进行重复测量,以评估测量或计算结果的稳定性。你可以在不同时间点上对自创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并计算自创变量在不同时间点上的相关性。如果相关性较高,表明自创变量的测量或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3. 专家评审:专家评审是指邀请领域专家对自创变量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可靠性和有效性。你可以邀请领域专家对你的自创变量进行评审,并提供反馈和建议。如果专家认为自创变量的定义、测量或计算方法合理且具有可行性,那么其可靠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4. 跨文化或跨样本一致性:如果你的自创变量需要在不同文化或不同样本中进行测量或计算,你可以评估自创变量在不同文化或样本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你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文化或样本之间的自创变量测量或计算结果,并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或一致性系数来评估跨文化或跨样本的一致性。如果相关性或一致性系数较高,表明自创变量的测量或计算结果在不同文化或样本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5.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你评估自创变量对不同参数或假设变化的敏感程度。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创变量的参数或假设,并重新进行测量或计算来评估其敏感性。如果自创变量的测量或计算结果相对稳定,表明其可靠性较高。 总之,验证自创变量的可靠性是确保其可信度和研究价值的重要步骤。你可以使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专家评审、跨文化或跨样本一致性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来评估自创变量的可靠性。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为你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并让读者和审稿人相信你的自创变量是可靠的。
  • 论文中自创变量如何做有效性检验?

    在论文中,如果你使用了自创变量,你需要进行有效性检验,以确保这些变量能够准确地反映研究问题或假设。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进行有效性检验: 1. 相关性分析:你可以使用相关性分析来检验自创变量与其他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或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等指标,你可以了解自创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如果自创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你的自创变量可能具有有效性。2.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创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通过将自创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中,你可以计算出自创变量的系数和显著性水平。如果自创变量的系数具有显著性,这表明自创变量对因变量有预测能力。3. 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综合性的统计方法,可以帮助你检验自创变量的路径关系和因果关系。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拟合,你可以评估自创变量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如果模型的拟合指数良好,且自创变量的效应符合预期,这表明你的自创变量具有有效性。4. 内容效度分析:如果你的自创变量是基于现有的理论或实践构建的,你可以进行内容效度分析来评估其有效性。这包括邀请领域专家对自创变量的内容进行评估,并检查其是否符合现有理论或实践的框架。如果专家认为自创变量的内容具有合理性和一致性,那么其有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5. 实证研究:最后,你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自创变量的实际效果。这可以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通过收集实际数据并分析结果,你可以评估自创变量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如果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你的假设,那么自创变量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总之,进行有效性检验是确保自创变量的重要步骤。你可以使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内容效度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来评估自创变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这些方法,你可以为你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并让读者和审稿人相信你的自创变量是有价值的。
  • 聚焦论文辅导服务,深耕细作,专注做好论文辅导一件事。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专注论文辅导平台。
  • 正式辅导前签约合同,以保障学员学习过程的切身利益得到保障。
  • “教+审”的双重视角,坚持追求学术前沿知识,帮助学员得到更高效、更严谨、更科学的教学过程。
  • 配备顾问为学员提供实时辅导咨询与导师一对一辅导,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学术需求。
  • 实现从定方向选题至答辩全流程规划,把控各阶段细节,全程持续完善服务体系。
为什么选择埃德特论文辅导?
微信二维码扫描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945号
电话:
400-6164-360
版权所有:维尔穗(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19154
友情链接LINKS